耐火粘土的主要工藝特征
時間:2017-07-25 17:36 作者:admin點擊:次
(1)可塑性。是指粘土和水所形成的泥團在外力作用下易變形但不發生破裂,在外力解除后仍保持其變形的形態而不恢復成原狀的性質。結合粘土的可塑性的強弱對耐火泥料的成型性能影響很大。
粘土的可塑性通常用塑性指數和塑性指標來表示。塑性指數法是指表示粘土顯可塑狀態時的水量上限和下限之差(含水量變化的范圍)的間接指數值來衡量其強弱的方法。塑性指標法是粘土可塑性的直接測定方法,是采用一定直徑的泥球,當外力作用后發生變形并開始產生裂紋,以應力(變形力)與應變(變形的程度)的乘積來表示其可塑性程度的一種方法。
粘土可塑性的強弱,取決于粘土的礦物組成、顆粒的細度和數量、液相的性質等方面。在生產中,增加粘土可塑性的方法主要有:除去如石英等非可塑性的雜質礦物;粘土細磨以增加其分散度;加入適量塑性物質結合劑(如亞硫酸紙漿廢液等);真空處理和困料泥料等方法。
(2)分散性。反映粘土的分散程度的性質。通常用它的顆粒組成或比表面積來表示。粘土屬于高分散性物質,—般不大于10微米。粘土的工藝性質主要取決于小于2微米顆粒的數量。通常粘土中含有的粗顆粒部分(大于0.05毫米)是雜質集中的部分(如石英砂、黃鐵礦及母鹽殘屑等)。軟質粘土屬于高分散性物質,而對于硬質或半硬質粘土則在水中難以分散,需經長時間研磨后才使其分散。
(3)結合性。是指粘土具有粘結非塑性材料的能力,即使成型后的磚坯能保持其形狀,且具有一定的機械強度的性能。一般來說,粘土的分散程度越高,比表面積越大,其結合性也越強。但還取決于粘土礦物的種類、組成、顆粒組成及特性等。在實際生產中,通常都以粘土的可塑性來判斷其結合性能的強弱。
(4)粘土的燒結性。粘土在適當的高溫下煅燒時,可成為致密而堅硬的燒結物,此時粘土加熱體積收縮氣孔率降低達到小,吸水率也。粘土的這種性能稱為燒結性。榮盛耐材為您提供各種耐火材料。